關鍵詞: 這里是您的關鍵詞
SERVICE PHONE
0536-6063199
產品中心
PRODUCT CENTER
SERVICE PHONE
0536-6063199

行業(yè)資訊

傳統(tǒng)茶葉出口形勢嚴峻 制茶企業(yè)急需轉型

發(fā)布時間:2015/05/13 點擊量:
中國是茶葉的故鄉(xiāng),有綠茶、紅茶等六大茶類,二十個產茶省,八千萬茶農,是名副其實的產茶大國。每年四五月份是茶葉生產的高峰期,部分茶葉經初加工制成普通茶銷售外,大部分將進一步加工制成速溶茶等深加工產品出口銷往世界各地。在傳統(tǒng)茶葉出口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,制茶出口企業(yè)向茶葉深加工方向轉型升級,為地區(qū)茶葉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帶來了新的轉機。
每年春天,高價的新茶總能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。但短暫的最佳采摘期后,茶葉因為品質下降賣不出價錢被許多茶農舍棄。一些企業(yè)高效利用起這些不值錢的茶葉“下腳料”,通過深加工提取的茶多酚和茶黃素暢銷美國、日本和歐洲市場,創(chuàng)造的價值甚至不輸于龍井、碧螺春等品種的“明前茶”。這成了茶葉深加工的典型例子,由此可見,在出口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,茶葉深加工無疑是規(guī)避風險提高收入的好路子。

  

  傳統(tǒng)茶葉出口形勢嚴峻

  

  衢州是我國主要的茶葉產區(qū)之一,茶葉種植面積幾十萬畝。茶葉是當地主要的經濟作物,也是主要的特色出口農產品,有“開化龍頂”“江山綠牡丹”“龍游方山茶”等知名茶葉品牌,年出口量近千噸。

  

  然而,自2008年以來,歐盟等國家和地區(qū)針對中國出口茶葉不斷加強進境檢驗檢疫,設置苛刻的農藥殘留限量標準等技術性貿易措施,不僅增加設限農藥殘留的種類,而且不斷提高限量標準。2012年起,作為衢州普通茶主要出口國的摩洛哥也開始參照歐盟標準,對中國產茶葉加強農藥殘留抽查,進一步阻礙了衢州地區(qū)茶葉出口,對茶葉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帶來了一定的影響。

  

  據統(tǒng)計,2015年第一季度經衢州局檢驗檢疫出口的茶葉共71批、118噸、貨值573萬美元,同比分別下降14.5%、39.4%和41.4%,下降幅度大。其中綠茶下降最為明顯,批次、重量和貨值同比分別下降18.2%、44.9%和51.7%。

  

  “今年,由于受歐盟技術性貿易措施、出口國消費力下降、匯率變動、國內勞動力成本上漲以及2014年庫存量等原因的影響,茶葉出口形勢不容樂觀,出口壓力相當大。”開化寶納制茶有限公司總經理嚴鋒指著一堆庫存的茶葉說。該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,是浙江省林業(yè)龍頭企業(yè),經營茶葉加工、拼配、銷售和有機茶開發(fā),主要外銷眉茶、開化龍頂名茶、生態(tài)綠茶等,年出口創(chuàng)匯逾千萬美元。然而,近年來受諸多方面因素的影響,出口量有所下降。2014年,該公司的出口量和出口金額相較于2013年分別下降了22.3%和17.0%。2015年首季,出口情況更是“雪上加霜”,出口量和出口金額同比分別下降了42.5%和50.4%。

  

  制茶出口企業(yè)急需轉型

  

  窮則思變,困中求生。在全球經濟形勢持續(xù)低迷、技術性貿易措施頻出的大環(huán)境下,普通茶因技術含量低、附加值不高的特點,經濟效益一直徘徊不前,僅依靠傳統(tǒng)生產經營模式運作的方式已不能持久。因此,轉變經營思路,尋找外銷增長突破口,讓衢州地區(qū)茶葉出口量“止跌”,扭轉出口形勢成了衢州局和茶葉出口企業(yè)的共同目標。

  

  “就目前的訂單來看,今年我們的出口額將突破500萬美元,有望實現(xiàn)20%的增長速度。”易曉食品(衢州)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建華介紹道。該公司是一家以生產出口食用植物速溶粉為主的茶葉深加工企業(yè),其主導產品易曉速溶茶粉的年產量可達1500噸。依托多家專業(yè)研究機構和大學,積極引進高技術水平的專業(yè)人才,在衢州局的幫扶下,建立了QS質量安全、ISO9001質量保證體系認證及HACCP食品安全管理等體系,產品質量得到顯著提升,年出口量逐年遞增。目前其生產的系列速溶、固體茶飲料、沙冰系列和咖啡系列等茶葉深加工產品已遠銷世界各地,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,從而成為衢州茶葉制品出口效益逆市增長的典范,讓衢州茶葉企業(yè)看到了希望的“曙光”。

  

  茶葉深加工作為撬動茶產業(yè)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支點,改變了傳統(tǒng)老式茶葉加工面貌,創(chuàng)新推出各式新產品,不僅扭轉了茶葉出口形勢,增加了茶農的收入,更促進了茶葉產業(yè)的健康發(fā)展?,F(xiàn)在市場變化非??欤髽I(yè)要生存,要發(fā)展,就必須順應市場走向,順勢而為,勇于創(chuàng)新,不斷調整經營和管理模式,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。
?